【博物之島新訊】界乎去與留之間的掙扎:香港文學館「離留之間」文學 × 視藝展覽

鄭淑宜以〈游吧!精神抖擻魚兒大集合〉回應游靜新詩〈離留〉,以布編織色彩豐富的小魚,成群結伴游往彼岸。其所隱喻的是社會運動期間慌忙逃離的眾多參與者,抑或是移民潮中飄洋過海的香港人?

作者/攝影:陳瑋彤(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

2020年的香港面對政局動盪與全球疫情的雙重衝擊,前者促使不少對社會前景悲觀的人移居他鄉,後者則讓一眾旅人無法自由出行,轉為發掘本土景點。在博物館和藝文場所隨著政府的防疫措施不定期開放之際,為期約兩個月的「離留之間」文學 × 視藝展覽仍得以進行,在香港藝文界的評論與迴響者眾。

「文學 × 視藝展覽」是香港文學季的重點項目,由香港文學館 [1](以下簡稱文學館)主辦,採取以藝術創作回應文字作品的形式,由策展方選取該主題想呈現的作家,邀請香港藝術家與文學作品對話。本屆展題於2019年規劃,呼應文學季「遊移字得」的主題,當時沒料想到疫情,卻意外地引發更多關於身心狀態的聯想。

沿階梯下行,閱讀區擺放了展覽援引的著作,以醒目的「抵達」字樣標示場景的轉換。

 

展覽有兩位策展人兼顧文學與藝術。展示設計善用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的空間特性,融入機場元素。「離留之間」共展出12組作品,「離開」與「回來」各佔一半。讀者可掃描展場二維碼,連結到《虛詞》網站閱讀每組作品的完整文本。作品的組合構成充滿文本互涉(intertextuality),文本有其寫作背景與文學典故,除了臨場感受,更鼓勵觀眾閱讀文字,與藝術品對照,走進創作者的世界。

西西〈父親的背囊〉啟發盧樂謙創作〈球場〉,以水泥包裹的行囊、衣服、酒瓶和花生殼等投射關於早逝父親的回憶。沒有沾上水泥的物件象徵當下:表達思念的手寫信,以及Richard Bach《天地一沙鷗》讀本,象徵遠走高飛實現自主的追尋。[2]
劉彥韜在油畫作品〈輪廓〉中想像維多利亞港雪中的天星小輪,回應顏純鈎〈鄉愁〉的深刻見解。即使香港的改變讓本地人也感到陌生,我們仍能憑她朦朧的身影懷緬往日的風采。
董啟章小說〈歸去來兮〉講述一名浪子離開男童院,期待回家卻無人應門的失落。黃國才〈黑道歸去來〉則以拳擊沙包喇叭播放著耳熟能詳的黑幫電影對白、紫外光燈下被凝固的染血關刀、市井之徒信手拈來作為武器的綠色玻璃啤酒瓶、出其不意間歇發出巨響的鐵棒敲打功夫木樁等裝置,表達少年對黑社會俠義的憧憬,與暴力血腥的現實矛盾。

 

雖然文學館表示,展覽沒有特別考慮台灣,仍處處可見台港文學與文人千絲萬縷的關係。例如林欣傑的〈單出曰聲〉以時任文策院院長胡晴舫的《群島》選段為靈感。旅居台灣的香港詩人廖偉棠的〈小離騷〉亦被選錄。還有同為參展作家的陳慧,目前在台講學,由於疫情未能回港共襄盛舉。文本被選錄的香港作家西西,其早年著作亦多在台出版。另外,「離留之間」專欄還收錄了赴台讀研究所的年輕作家的記事散文。[3]

放假外遊能短暫脫離日常的忙碌,充電後仍是喜歡回家熟悉的安全感。至於長期甚或永久的遷移,既有出於對他方的嚮往,也需忍痛告別家鄉的一切。「離留之間」可以是懸而未決的搖擺不定,又或者是軀殼與靈魂分離的心理狀態。有些人渴望離開但被迫滯留,另一些人縱然已遠去仍無法忘懷舊地和過去。


註釋:

註1:由本地文學工作者籌組之非營利組織,以建立一座整全的香港文學館為願景,持續教育、交流、推廣、研究、翻譯、出版等工作。

註2:故事講述一隻生性愛飛行的海鷗,不甘隨眾只為覓食存活,最終決定離群獨自追逐理想。

註3:香港文學與台灣素來頗有淵源,早年余光中的《沙田山居》,至近年劉克襄的《四分之三的香港》及《虎地貓》等著作在兩地廣為傳頌。在香港新生代作家當中,有在台開書店的詩人陸穎魚。


參考資料: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