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博物之島專文】喚醒沉睡千年的先人—南科考古館「我們活過」特展讓人骨訴說史前故事

南科考古館推出《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面對特殊的人骨議題,策展團隊該如何處理?(田偲妤 攝影)

作者/攝影:田偲妤

陽光照耀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廣闊的土地上,不遠的高架橋,時速逼近300公里的高鐵馳騁而過,展現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蓬勃實力!除了地上豐碩的科技成果,這片土地下更埋藏著跨越5000年的人類史前文化,如滿天星斗般令人讚嘆!

早從日治時期開始,南科這片土地便在考古探勘範圍內,直到1995年,政府選定此地興建南科園區,並委託時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的臧振華先生與其團隊,進行長達15年的考古遺址調查與挖掘工作,這才揭開南科史前文化的序幕。出土的考古遺留年代遠從50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到近300年前的漢人文化,包含豐富的生活器具、動植物遺留、人骨遺骸與其陪葬品等,目前皆收藏在2019年開幕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2019年開幕的南科考古館,保存了多次搶救考古發掘工作中出土的史前文物與人骨遺骸。(田偲妤 攝影)

 

高達2千多件人骨典藏,卻是最難策劃的展覽主題

其中,多達2508具的人骨遺骸與甕棺,是台灣目前跨越年代最廣、數量最多的人骨發掘,也是南科考古館維護與研究的重點項目,更在今年夏天推出《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2021.7.3-2021.12.12),展覽主題以生、老、病、死貫串,藉由「生而為人」、「成長與老化」、「家與族」、「傷與病」、「與逝者告別」五大單元,讓人骨訴說史前先人的故事。然而,策展團隊在籌備初期就遇到難題,那就是觀眾對於人骨主題的觀感,策展人之一的簡汎傑展示設計企劃員以生動的方式比喻:「如果把策劃展覽比喻成做料理,對於人骨這個展示素材來說,我覺得它就是一個偏重口味的食材,會讓吃的人有兩極化的反應,要不很有興趣、要不很排斥。」因此,如何激起觀眾興趣、降低反感,成為策展的重要考量。

本次受訪的其中兩位策展人,宋昱潔研究助理(右)負責彙整與編寫考古學相關內容,簡汎傑展示設計企劃員(左)負責展示設計與影片拍攝統籌。(田偲妤 攝影)

 

走進展場前,場外垂掛的布旗即暗藏玄機,一幅幅考古現場、人骨遺骸、史前女子影像映入眼簾,以一段考古發掘的過往為展覽揭開序幕。時間回到2013年11月,台積電廠區預定地的三寶埤遺址正進行第四次考古搶救發掘工作,在距今2500年前的大湖文化烏山頭期文化層中,一具年約三十歲的女性骨骸出土,考古學家將其編號為I12B2。展場入口有策展團隊給觀眾的話:「基於對先民的尊重,本展並未展出真實的人骨遺骸,而採用3D掃描模型及仿製標本替代,歡迎觀眾懷抱對知識的好奇心,一同認識台灣史前先民們的生命故事。」

入口處懸掛的布旗由左至右訴說I12B2人骨遺骸發掘故事,最後一面布旗特別向觀眾說明,展覽未展出真實人骨,希望降低觀眾的恐懼感,邀請進場一探究竟。(田偲妤 攝影)

 

提到人骨遺骸展就不得不關注其研究與展示倫理,此議題在國外已有長時間討論,而台灣近年也開始提出應對措施。策展人之一的宋昱潔研究助理彙整了人骨需特別重視其倫理的主要原因:第一,人骨源自於人,不能以一般的學術標本物件看待;第二,人骨可能涉及歸屬問題,而南科發掘的史前人骨遺骸,尚無法確認與哪些現代族群有直接關聯,所以暫且視為無主骨骸審慎處置。早期從事人骨研究多會以純科學的角度看待,但近年學術界開始重視學術研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因此部分學者著手倡議並研擬考古發掘人骨遺骸的倫理規範及處置原則。有鑑於此,南科考古館秉持對先人的尊重、保護脆弱的人骨標本,並顧及社會民情觀感,決定在2020下半年讓展出的人骨標本從展廳下架,本次展覽也延續此一原則,以醫學教學用模型和3D掃描模型展出。

原先展示的穿孔下顎標本,因應館內展示倫理政策下架,改用仿製品替代。(田偲妤 攝影)

 

如何克服觀眾恐懼?讓人骨遺骸活起來的共感策略
入口處模擬I12B2人骨遺骸的考古現場,以不知其名的女性骨骸開啟史前文化的探索之旅。(田偲妤 攝影)

 

展覽中許多人骨模型是由史前館台東本館的3D實驗室製作,先將選定的人骨遺骸進行3D掃描、數位模型重建,再用3D列印技術製作實體模型,並依據模型用途選擇上色方式,如是要提供觀眾觸摸,就以不易掉色的彩色列印製作;如是要力求展示逼真,則交由模型師精修並上色處理。此外,觸摸模型的選題也藏有巧思,多是現代人也熟悉的骨頭狀況,如「傷與病」單元提供觀眾分辨健康與長骨刺的脊椎;「生而為人」單元能觀察嬰兒頭頂未閉合的骨縫;「成長與老化」單元則可透過觸摸頭骨與骨盆分辨男女。簡汎傑說明:「你可以看到史前人也有、我也有,進而拉近距離感,大家其實在面對生命的問題是很接近的,比較容易產生一些共感。」

藉由觸摸長骨刺的脊椎模型,拉近觀眾與史前人類的距離。(田偲妤 攝影)
40周胎兒的頭骨模型,可明顯看到頭頂未閉合的骨縫。(田偲妤 攝影)

 

展場的另一亮點是交錯懸掛於空中的史前人生活樣貌影像,與展台上褪去皮肉的人骨模型形成鮮明對比。簡汎傑提到:「我們在策展前期曾藉由問卷調查發現,有一部分觀眾的確會對這樣的主題是很害怕或很忌諱的,這對策展來說是一大挑戰,我們要如何讓這個展覽能夠親近觀眾、覺得不害怕?後來轉念一想,我們不說他們已經死了,而是反過來說,他們曾經活過。」至於如何呈現史前人類活著的樣貌?策展團隊選擇以真人拍攝的影像呈現,與金馬最佳美術獎得主王誌成導演合作,以I12B2人骨遺骸生活的大湖文化為背景,片場則選在現今西拉雅族居住的台南市大內區頭社村,由多位來自當地的演員扮演史前人類,並與多個原住民族傳統技藝復振者合力製作工藝道具、至獵人營學習狩獵技藝、挖掘南科當地黏土燒製黑陶陶器、應用中興大學新化林場提供的木材搭建干欄式家屋,更依考古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演示墓葬儀式等史前社會習俗,最終拍攝成〈生之歌〉虛擬紀實短片。簡汎傑總結展場設計理念:「我們藉由下面這些死亡(展示圖板)去認識上面他們活著的樣貌(影像布旗),這也是當初策展的SLOGAN—『人骨會說話』。」

展場上方懸掛真人演示的史前人生活樣貌。圖為大湖文化男性狩獵情景。(田偲妤 攝影)
〈生之歌〉虛擬紀實短片中,大湖文化女性(左)與男性(右)的穿著打扮,服飾由苧麻編織而成。(田偲妤 攝影)

 

走過20年搶救考古艱辛,南科讓先人說5千年故事

南科園區從考古搶救發掘到博物館落成,已走過20多年歲月,「目前我們正在做檢視的工作」宋昱潔娓娓道來有關人骨典藏的維護作業與規劃,「將人骨從原來的保存底座上取下,做細緻的清理與重新拼合,並用無酸材料製作儲存容器,依照人體部位分布方式存放於保存盒中⋯⋯未來也希望成立『台灣史前人骨資料庫』。」南科的考古成果是集眾人之力的結晶,考古學家與體質人類學家的研究投入,接續有策展團隊為觀眾貼心設想的展示設計,如今我們才能聽到彷彿史前先民們現身說法,講述5千年來滄海桑田、如繁星般璀璨動人的生命故事。


資訊來源: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

(本系列文章與文化部博物之島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