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創未來-2021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由桃園市立美術館主辦,期望國內外博物館夥伴能繼續與孩童攜手,以藝術共創未來。(桃園市立美術館 提供)
作者:王譯慧(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周育弘(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生)
近來,嚴峻的疫情使得許多藝文活動停擺,美術館也遭受極大衝擊,少了觀眾的「拜訪」,美術館的未來將如何重塑?而美術館作為一個藝術教育機構,又如何在疫情時代的重重挑戰下,持續提供兒童參與藝術的機會,並與孩子們攜手共創嶄新的未來?桃園市立美術館於2021年4月17、18日,舉辦「藝創未來-2021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議程由李靜芳教授規劃,邀請新加坡、日本、韓國、美國及臺灣學者齊聚一堂,針對兒童藝術教育的哲學與實踐,以實體及線上雙重方式進行交流與對談,共同思考如何為兒童創造友善的藝術學習資源與環境,並培養兒童面對當代社會的問題解決能力。
兒童想要從藝術中獲得什麼?
首先,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教育部門副主任葉淑芳,以館內的吉寶美術教育中心(Keppel Centre for Art Education)為例,分享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及青少年觀眾所設計的教育架構,作為分齡教育活動目標及方法的指引。該館邀請藝術家成為教育夥伴,運用高接觸媒材(high-touch material)為家庭觀眾創作沉浸式藝術裝置,並採取開放式問題導向的討論學習法,保持兒童的參與度。因應疫情,該館自2020年7月開始提供「線上導覽」服務,由導覽員與學生在線上進行討論,並在「GalleryKids!」網站上提供有趣多樣的線上學習資源及學習單,包括藝術家的介紹影片、線上展覽,以及讓孩子認識藝術技法的互動遊戲,方便老師及家長因應需求彈性使用。葉淑芳認為,美術館應成為一個讓兒童感到自在,可以勇敢表達多元聲音的平台,藉由不斷探問「兒童想要從藝術中獲得什麼?」進而為兒童創造多元的學習體驗。
如何提供孩子多樣而開放的思考?
如何結合美術館教育讓學生重新認識與喜愛當代日趨式微的書法呢?大會邀請日本筆之鄉工房(Fudenosato Kobo)學藝普及課長松村卓志,分享在毛筆之都熊野町為推廣及振興毛筆文化,與當地中小學合作設計的藝術鑑賞教育課程。在鑑賞教育課程中,學生透過描繪各種書法字體,來認識與比較不同字體的獨特之處,並且透過參觀展覽進行作品鑑賞及深度討論,例如:日本美術史中深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活躍於江戶時代的作家故事等。過程中,學生們分享彼此的感受與見解,進而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除此之外,課程也加入了技法的實際操作,讓學生自己創造字體,大幅提高了學生對於書法的投入程度,從而發現書法的趣味與藝術價值。松村卓志指出,這也是藝術教育想帶給孩子們的—多樣而開放的思考。
兒童如何在美術館玩?
第二天則由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的兒童博物館副學藝研究師沈孝真,以一項有趣的提問展開了演講:「兒童如何在美術館玩?」這個問題來自於她在展廳觀察到的現象—孩子將藝術家的作品視為「玩具」。她進一步提出美術館不同於遊樂場、公園,而是一處集結思考、體驗的知性遊戲場域。為了讓孩子更認識美術館,該館於2016年規劃「五種欣賞美術館的有趣方式」展覽,以貼近兒童的主題呈現美術館五大功能:一、典藏-聆聽藝術的故事;二、調查研究-接觸藝術的故事;三、展示-解決展覽中隱藏的謎語;四、保存-找到長期欣賞藝術的方式;五、教育-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美術館。此展覽運用多元媒介讓兒童體驗並了解美術館的各項功能,鼓勵兒童思考自身的博物館禮儀,例如:透過顯微鏡讓孩子觀察口沫,以及用手觸摸展品的行為,對作品將造成何種影響,藉此培養兒童珍惜作品的態度。另外,該館對於「以兒童為視角」的意見相當重視,志工也透過日誌記錄孩子的想法,作為展覽的總結性評量,搭建起美術館與孩子之間友善的橋樑。
如何關照具特殊學習需求的兒童?
然而,「兒童都是身心健康的兒童嗎?美術館要如何持續性地關照具有特殊學習需求的兒童?」陳佳利主持Kimberly Crowell演講時提出上述問題,而美國水晶橋藝術博物館(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則提供了很好的示範。該館透過兩種做法來服務並融入特殊與一般觀眾的需求。首先,針對視障觀眾製作可觸摸式畫作(touchable paintings)。可觸摸式畫作參考原畫作構圖,運用不同材質呈現接近藝術創作中所描繪的對象與物件的原始質感。例如:以砂紙般粗糙的紙張來呈現山景,以羽毛再現紅鶴輕柔的感覺。其次,該館也整合多重感官媒材,強調親子及一般觀眾與特殊需求兒童共享的融入式教育活動。例如,針對家中有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規劃「藝享」(Artshare)及「多重感官週六」專案。前者讓自閉症兒童家庭在較少訪客的週四及週五晚間,自由探索及創作藝術;後者則以館內四大常設展作品為核心,帶領觀眾來到作品前的「觸摸桌」體驗各項媒材,並鼓勵大家連結過往經驗,分享自身的故事。這些專案不僅深受視障兒童及自閉症兒童家庭的喜愛,也受到一般家庭觀眾的支持,他們認為此活動使孩子慢下來,透過「視覺之外」的多元感官,來欣賞與享受藝術作品。
國內學者與第一線工作者多元議題探討
除了國際講者的分享,臺灣學者們也為研討會注入不少活力並引發更活躍的討論。王麗雁彙整國內外兒童藝術教育相關論述,提出分析理解兒童繪畫表現的方式;江學瀅則是探討兒童藝術創作中的「退化現象」其背後成因及意義,以及家長與老師如何因應兒童個別差異去回應退化現象。而吳紹群與吳岱融則是分享近年來臺灣館校合作的案例,如何運用館所特色並結合科技與藝術等多元媒介,強化館校夥伴關係。除此之外,第一線博物館兒童藝術教育實務工作者也受邀分享自身的理念與經驗。劉家倫分享故宮因應數位時代,如何以科技介入改造兒童展廳的思維與作法;郭姿瑩以北美館「第11號衛星—牠它星球」展覽為例,述說如何以跨領域的策展思維,在藝術性展覽中傳遞對自然環境的關懷;而黃素雲與蔡惠羽,則是爬梳國美館自2013年以來進行的多元文化體驗活動,如何呼應社會多元文化議題。
在疫情嚴峻的關鍵時刻,這場國際論壇呈現國內外學者對兒童藝術教育的洞見,以積極主動的專業態度,運用科技導入、數位轉型等方式來提供友善的美術館環境及資源,讓孩子們一同享受藝術,共創更好的未來。
延伸資訊:
閱讀更多:【國內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