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即日起至2020/10/31【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客家與基督教的相遇】與常設展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常設展】與
【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客家與基督教的相遇】特展

❉ 博物館簡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由人類學家創立,典藏、保存維護數十年來研究人員們跑遍千山萬水研究採集的文物。藉由常設展示推廣長久累積的研究成果;以共作展持續與社群對話、合作,實踐長期倡議的多元文化觀點;並有一年一度推出,定期分享最新研究脈動的主題特展。

❉ 特展內容:

特展室緊鄰臺灣原住民文化常設展區,由不同策展研究員與館方自2012年起,以一至二年一檔的頻率推出特展。經由多元的媒體、互動設計,策展研究員將近期研究成果組織、轉化,介紹給觀眾。現正展出的「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客家與基督教的相遇」特展,從基督教19世紀在客家聚落的傳布開始,呈現傳教士與客家語言紀錄保存的關係、臺灣客家教會歷經數十載接力完成的客語聖經翻譯,乃至客家基督教徒如何兼顧信仰、謹守孝道。帶領觀眾看見不同於一般的客家、基督教印象,欣賞兩者相遇如何激盪出多元繽紛的能量與文化樣貌,並形塑出當代客家身分認同。

❉ 常設展介紹:

「臺灣原住民文化展」常設展區以莊嚴的排灣族祖靈像揭開序幕,以一族群一展櫃的方式,聚焦特定主題、搭配典藏文物,依序介紹各族的物質文化特徵及其文化脈絡。例如泰雅族獨特的貝珠文化、卑南族年齡組織與服飾、雅美(達悟)族的生活和漁具等等。此展場中,來自排灣族佳平舊社Zingrur王族家屋的祖靈柱mulitan,連同另一側的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木柱(一組七件)於2012年登錄為國寶。兩者的入藏皆溯至60年代,基於當時社會經濟背景、保存不易,民族所研究人員於是在田野調查過程中將其採集帶回,由博物館人員悉心保存維護。至今,兩件典藏皆開啟民族所博物館與源出部落的當代合作,包括2011年登錄國寶前,所內研究暨博物館人員分別至佳平、太巴塱舉辦說明會;2003-2005年間,民族所博物館與太巴塱部落合作,重製太巴塱Kakita’an祖屋木柱。而今年,博物館則與佳平族人密切籌備共作展示,即將在屏東泰武鄉,佳平法蒂瑪聖母舊堂舉行共作展。

「臺灣漢人民間信仰」常設展區立基於1965年以來,民族所人類學家對漢人社會與文化研究之成果。整合館藏與田野影像,在有限的空間中概略呈現臺灣漢人民間社會的世界觀與宗教實踐,帶給觀眾對漢人世界整體性的理解。首先從時間及空間向度,說明臺灣漢人民間信仰的傳入發展歷程,以及漢人對超自然世界的認知與想像。接著,以專題展示的方式,透過物質文化(例如香火與進香繞境)、儀式與實踐(道士科儀與道壇)、社會發展與變遷(介紹新興宗教)剖析漢人民間信仰。


❉ 特展日期:

即日起至109年10月31日(免費參觀)

❉ 開放時間:

每週三、六 9:30-16:30

❉ 展覽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 連絡人及電話:

02-26523308 展示:徐國庭
02-26523382 教育推廣:莊博揚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開館時間:週三、週六09:30-16:30(逢選舉日、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不開放,以本館網頁公告為準)
票價:免費參觀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電話:(02)2652-3382
官網:https://www.ioe.sinica.edu.tw/museum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useum.IOE/